嘉汇优配-杠杆炒股平台_免息配资

300亿凭空消失, 4名员工年售25亿? “工业拼多多”背后有鬼?

发布日期:2024-03-22 03:21    点击次数:181

你知道工业拼多多吗?

曾经市值600亿的工业界互联网巨头国联股份,被圈子里称为“工业拼多多”。

它的商业逻辑和拼多多挺像,集合足够多的需求订单,然后把供应商的价格打的足够低,简单说就是让厂家来拼单。

按理说这样的商业模式也没啥问题,并且在提振消费的大背景下应该生意越来越好才对,但是2023年国联股份的市值却蒸发了70%。

在2023年最后几个交易日,甚至一字跌停,大量抛盘把股价摁在跌停板一动不动。为啥会这样呢?

因为12月26日,国联股份发布公告,分别收到了证监会的立案告知书和北京证监局的警示函,原因均是信息披露违法违规。

早在去年8月,国联股份的高管们已经收到了上交所的纪律处分书,不过当时都是警告为主。

但此次证监会的调查,矛头直指国联股份的财务报告,如果真查出来财务造假,可就不是警告这么简单了。

最早吃螃蟹的

2002年,国联股份刚刚成立,主要做的业务就是面向专业行业的黄页。

年轻的读者会问啥是黄页?这确实是一个有年代感的词,当年互联网还不发达的时候,大家主要靠电话联系,而记载着电话号码的号码簿,按照国际惯例是用黄色的纸印刷,所以叫黄页。

国联股份当时做的事情,就是集合商家信息,让不同的商家方便找到上下游的对口商家。

所以当互联网大潮来袭的时候,作为行业内最早吃螃蟹的国联股份,也建立起自己的互联网平台。

并且因为赛道小众,前期已经积攒了大量客户,所以其他电商平台还在猛烧钱的时候,国联股份已经开始盈利了。

2019年前后,各个互联网大厂在卷完消费者端后,开始转向了企业端。国联股份也借此机会转型,推出了自己的多个的工业拼多多平台。

交易涂料的“涂多多”最先上线,随后不久“卫多多”、“玻多多”、“肥多多”等平台也逐步上线。从它们各自的名字,就能看出主要的交易种类。

借着这一波东风,国联股份彻底起飞。

营收股价双飞升

按照国联股份的财报,从2019年转型后公司的营收从71.98亿元涨到了402.7亿元,暴增5.6倍。

公司的股价更是一飞冲天,短短两年时间从3.8元暴涨到90.17元,翻了23倍。

如此优秀的业绩自然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,别说散户大量公募基金也纷纷建仓。

广发基金的明星经理人刘格菘重仓国联,顶峰时占到流通股的12.39%。

狂飙的股价让股民陷入追捧的狂潮中,甚至有人调侃“世无国联,A股如长夜”。

国联股份凭啥这么赚钱呢?

根据公司财报,他们的收入绝大部分来自旗下的各个“多多平台”,2023年上半年,公司的网络商品交易收入达到235.4亿元,占总营收的99.62%。

看到这么夸张的业绩,大家也有点怀疑,工业拼多多真的这么赚钱吗?

其实关于国联股份的质疑,一直就没停过。

消失300亿、更改财务报表、4个人1年创造25亿业绩?

2022年11月24日,一篇题为《国联股份的惊天谎言?客商复杂交织背后“隐现”融资性贸易网》的文章,打响了质疑国联股份的第一枪。

文章发出的第二天,国联股份就收到上交所问询函,公司股价也连吃2个跌停,从此开启下降通道。

2022年12月1日,国联股份回复上交所问询函,否认了一切质疑,称公司业务完全没问题,更不存在财务造假。

不过对于4名员工1年创造25亿业绩这件事儿,国联却没有正面回应,估计实在不太好找理由。

转年“打脸”的事情就来了,国联发布2022年业绩预告时,公司营收超过700亿元,但是公布实际业绩时却仅有400亿出头。

有人可能觉得业绩的预计和实际有差别也正常,但一般来说这二者几乎没有差别,因为预告具有明显的导向性。

股民看到这么好的业绩预告当然会买股票,等到实际公告时,业绩差了一大截就会“埋”掉一大波人。

这属于明显的违规行为,说严重点有操纵股价的嫌疑。

当然最离谱的还是改报表这件事儿。

2023年四五月份,国联股份忽然更改了2020年以来的财务报表,营收一下缩水了370多个亿。

根据国联的解释,这是因为营收的算法从差额法改成了净额法,啥意思呢?

简单说,差额法就是把商品价格和服务费都算成自己的业绩,净额法则是只算作为中间商赚的差价。

消息出来后大家都惊呆了,财务报表还能堂而皇之的这么“美化”?

上交所也被惊动,给国联的高管们下达了纪律处分书。

不过之所以没有定性为财务造假,是国联的解释表面上似乎没啥太大问题,只是没跟股民说清楚而已。

但12月证监会的立案调查,却指向了国联财报的真实性,很明显国联的解释并不能说服证监会。

相信随着调查深入,国联的问题都会有答案,我们也期待那一天早日到来。



栏目分类



Powered by 嘉汇优配-杠杆炒股平台_免息配资 @2013-2024 RSS地图 HTML地图